上海第三者调查:为什么结婚?过个年我似乎更明白了
阅读次数:62
发布时间:2025-08-10 13:12:05
转眼就到了大年初八,我几乎都忘了还在春节阶段,在荷兰完全没有过年的气氛。
回想起来,我已经有整整16年没有回国过年了,记忆中的年味越来越模糊。
之前留学时,过年期间经常是学校的考试周,忙碌的学习压力根本无法让我抽身回家。
毕业之后,工作,怀孕,生娃,一个接一个,再加上疫情,回趟国都是遥不可及的事,别说回国过年了。
现在三个孩子都上学,想要在过年期间请假回国更是不现实。
不过幸运的是,现在在海外过年,我不再有孤独感了。
想起留学阶段,一到过年期间就是最痛苦的时刻,那想家的念头几乎要将自己吞噬。
荷兰比北京时间慢了7小时,国内吃年夜饭的时候,正好是荷兰的早晨。
好几次我都是独自在房间里啃着面包,看着视频那段的亲人齐聚一堂在吃年夜饭。
那种落差感,一边极其热闹,一边是独自一人,更将一个人在海外的孤独感无限的放大。
但是在荷兰结婚成家有了孩子之后,想家当然还是想家的,不能跟至亲的家人一起过年总归是遗憾的,但是孤单痛苦煎熬的感觉是完全没有了。
心,像是找到了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,有了依靠,感受到了相依相伴的温暖和满足。
这大概就是结婚的意义吧,在海外过年也不觉得孤独了,有了一个心灵的港湾。
今年的年我们过得很简单,没有邀请朋友,也没有去朋友家,就是一家五口吃了顿年夜饭。除夕那天,我和队友原本想“大干一餐”,好好过个年。队友特地请了一天假,我们计划着早晨去买年货,下午回到家一起看春晚直播(荷兰时间比北京时间慢了7小时),再一起烧一些丰盛的菜。只是没想到那天儿子感冒加重,耳朵发炎流脓,打乱了我们所有的计划。我们忙着联系医生,然后带着儿子去看家庭医生,再奔波去药房拿药,忙了大半天。原本计划的菜没买齐,想看的春晚也没看到,回到家我和队友都累了,年夜饭也就按着最简单的方式准备了。大多都是用蒸或煮或凉拌,同时用上空气炸锅等辅助工作,不到两小时搞定一桌子的菜。原本就是“极简过年”的模式,这一来,被迫更加极简化了。大儿子生病最严重,他几乎没怎么吃;弟弟和妹妹多多少少都有点被传染,咳嗽喉咙不舒服,所以吃得也很少。队友说,我们这生活可真不容易,意外和挑战不间断,没有一刻可以放松;难以想象如果只有他一个人,这样的生活有多苦,但好在我们有两个人。无论这一天过得多不容易,我们都还有彼此这个安慰足以治愈一切。生活是有很多的艰辛和痛苦,若是有一个人完全地理解,完全地跟你站在同一战线,永远地支持和欣赏你;这样再多委屈都可以被安慰,再多的苦也可以被治愈,再多的疲惫都可以被驱散。那一刻,我再次感受到,结婚真好,身边有一个人真好。接下来的几天,我们仍旧照常上学上班和生活,没有走亲访友,没有聚会社交,没有外出活动。在海外过年,吃个年夜饭就算是过完年了,第二天就继续原本的生活。我和队友在荷兰的这些年,家庭是我们绝对的中心,除了工作之外,几乎没有社交。其实我也这么觉得,我虽然有几个常见的小姐妹,但是结婚后的友谊就不像以前为成家前这么的亲密无间,多少会有些距离。另外,我心里的一个感受是,无论跟其他任何人在一起,都没有跟队友在一起来得舒服自在。跟队友一起时,我是完全放松的,无拘无束,就像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时自在。我不用刻意寻找话题,无需顾忌自己形象,不用斟酌说话口气,不用费力端着...队友也说跟我一起相处得太舒服,以至于他都不知道该跟其他人相处了。我们甚至一起反思过,我们是不是过得太“封闭”了,社交太少了。但后来慢慢醒悟,我们俩都不是从外在获得力量的人,而是喜欢从内在获力。有些人很喜欢社交,觉得跟人相谈开心放松,跟朋友谈天说地,聊完心情舒畅。但是有些人社交对他们来说不仅仅不是得力的,反而是消耗掉更多能量和力气的事。更何况结婚之后,确实要将重心往家里移动,不再需要所谓的“红颜知己”和“蓝颜知己”;丈夫最好的朋友是妻子,妻子最好的朋友是丈夫。两个人都愿意委身花时间和心思经营彼此的关系,不再是是两个人,而是一体的。